然痛止便苏者,《金匮》所云“入藏则死,入府则愈”也。故欲与柴胡汤,必究其病在半表。
其脉微数,每尿则头痛,六十日愈;头痛者,但淅淅然恶寒者,四十日愈;若尿则快然,但头眩者,二十日愈。阴不藏精,惊发于内;阳不能固,狂发于外。
其调胃承气下之尤缓者也,曰少少温服之,且不用气分药,更加甘草。此病本于阳,故用阴以和阳。
故不特脉浮紧之中风可用,即浮缓而不微弱之伤寒亦可用也。伤寒一日,太阳受之,脉若静者为不传,是指热传本经,不是传阳明之经络。
夫痉之征,本有由来,一经妄治,即奇形毕现。水气上升,是以不渴。
六经伤寒,惟阳明最轻,以阳明为水谷之海,谷气足以胜邪气;阳明为十二经脉之长,血气足以御寒气;阳明寓两阳合明之地,阳气足以御阴气也。故必待沉紧,始可下之。